欢迎访问卫生高级职称考试网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夹

热门搜索:报名时间 报考条件

2024年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考试辅导班广告

2012年小儿内科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考试试题——麻疹

麻 疹
【 诊断要点 】
流行病学:注意有无急性期病人接触史、疫苗接种史及既往麻疹病史。接种疫苗后发病年龄向大年龄推移。任何季节可发病,流行高峰在亚热带为冬春季。
临床表现:潜伏期10天(6~18天)
(1) 临床经过
前驱期:2~4日,发热,一般在39℃左右,伴结合膜充血、流泪、流涕、咳嗽等其他症状。于发热后2~3日可见到麻疹粘膜斑(Koplik's Spots)。
出疹期:3~5天,多于发热后第4~5天出疹,初见于耳后、发际,逐渐向面、颈、驱干及四肢蔓延,2~3日遍布全身。为暗红色斑丘疹,充血性皮疹。
此期体温持续升高,全身中毒症状加剧。
恢复期:2~3天,皮疹出齐出透,体温随之下降,1~2日内降至正常。皮疹按出疹顺序隐退,遗留褐色的色素沉着,伴糠麸样脱屑。
(2) 临床类型:除上述典型麻疹外,尚有:
轻型麻疹:病情较轻,病程短,皮疹散在稀疏。
中毒性麻疹:中毒症状重,高热,大片融合性皮疹或出疹不透或刚出疹又隐退,伴气促,心率快,发绀,循环或心力衰竭,昏迷,抽搐。
出血性麻疹:少见,皮疹为出血性,伴高热等全身严重中毒症状。
(3) 并发症:常见并发症有肺炎、喉炎与脑炎。
实验室检查
血象:白细胞总数减低或正常。
鼻咽部涂片或尿沉渣染色:找多核巨细胞,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。
血清学检查:血清抗麻疹病毒IgM抗体为早期、快速的特异性诊断方法;血清抗麻疹病毒IgG抗体双份血清滴度≥4倍增长有回顾性诊断价值。
【 鉴别诊断 】
本病应与常见出疹性疾病进行鉴别,主要为风疹、幼儿急疹、猩红热、肠道病毒感染、药物疹、过敏性皮疹等。

【 治疗原则 】
一般处理及对症治疗
隔离、居室应保持空气新鲜、整洁温暖。
口腔、鼻、眼、皮肤应保持清洁,多饮水,给予易消化和营养丰富饮食。
高热时可给小剂量退热剂或头部冷敷,烦躁不安可给少量镇静剂。
体弱多病者早期可给丙种球蛋白0.2~0.6ml/kg,肌注,q.d,共2~3日。
中医中药;初期,可用辛凉透表法,选用升麻葛根汤、银翘散加减;热症重者,可用三黄石膏汤或犀角地黄汤;体虚肢冷宜用人参败毒汤;恢复期热退疹收,宜用养阴清热法,可用沙参麦冬汤等。
并发症的治疗
肺炎:治疗同一般肺炎。
喉炎:蒸气吸入,呼吸道梗阻者可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并选用抗菌药物,喉梗阻严重者及早考虑气管切开。
心血管功能不全:应及时使用快速洋地黄药物,同时应用速尿等利尿剂。
脑炎:基本同乙型脑炎。
【 疗效标准 】
皮疹消退、体温正常3天以上,症状消失可予出院,有并发症应待症状基本消失,方可出院。
【 预 防 】
对患者实行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6日,伴有呼吸道并发症延长至出疹后10日;
流行期间避免易感儿童到公共场所或探亲访友。无并发症儿童在家中隔离,以减少传播和继发院内感染。
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,是最主要的措施。
易感儿接触麻疹后早期注射丙种球蛋白3ml。

卫生高级通关领航卷广告